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广禾配资,积极响应“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近日,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乡村振兴,‘枣’有所成”社会实践团队在枣庄市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企业,通过产业调研、科技支农、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夯实根基,直播技能扎根沃土
7月13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鑫垚农场,开启了直播助农的前期学习之旅。在农场负责人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不仅系统学习了直播设备的调试、直播中的表达技巧及产品流量吸引策略,还实地参观了农产品种植园,了解了直播前期的选品技巧。同时,龙老师还与队员们分享了直播的话术以及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这使团队对于直播的全流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即将到来的直播实践夯实基础。
展开剩余81%初试锋芒,直播间里助农忙
带着在鑫垚农场的学习心得,团队来到了山东蒂夷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第一次直播尝试。在大郭庄村书记纪丽的帮助和鼓励下,团队从“南茶北移”技术以及茶叶种植的历程讲起,讲述了枣庄龙井如何从南方一步步移植到北方,最终成为“江北唯一龙井”。虽是团队首次直播尝试,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积极反馈:直播间累计观看超一千人次,点赞互动突破两万次。实践团队发现,当前农副产品直播存在明显的受众断层问题:主要观看群体集中在中老年人群,而年轻消费群体对传统叫卖式直播形式参与度较低,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拓展空间。针对这一痛点,团队成员大胆突破传统直播模式,将才艺表演与产品推介有机融合,在介绍蒂夷茗茶等特色农产品时穿插歌曲演唱、互动游戏等环节,既增强了直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又有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观众,实现了直播间人气与产品销量的双提升,为破解农产品电商年轻化转型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这帮年轻人确实有想法,敢做事,能做事,他们大胆创新直播形式,让我们的产品能被更多的朋友了解,这真的是帮助了我们的企业。”纪丽书记对企业负责人陈总说到。直播助农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青春力量扎根乡村发展的新起点。
溯源品质,探寻“辣子鸡”基因密码
为深入了解枣庄另一张名片“枣庄辣子鸡”的核心食材,7月15日,团队奔赴孙枝鸡良种繁育基地。在这里,队员们实地参观孙枝鸡的培育过程,深入了解孙枝鸡从鸡苗孵化到成鸡养殖的每一个环节,团队还对孙枝鸡的营养优势及再加工产品进行了调研,为探索“养殖+加工+电商”的融合发展模式收集了一手素材。
对话先锋,共绘发展蓝图
同日,实践团队前往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上道沟村村委会,与党支部书记王钦亮等村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主要围绕乡村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规,团队了解到,目前村子里的企业大都是自产自销,并没有很大的品牌影响力,比如枣庄市傻子水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泉水,矿物质丰富、口感细腻,但是也仅限于当地售卖,并没有很好的销路。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前期推广、直播助农及后期营销等服务规划,希望能以青年之力助力农产品推广,这一设想与村委领导的想法高度契合。期间,思宇合作社农作物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孙总主动向队员们介绍了其基地对于农作物种植的创新理念,并带领团队参观了思宇合作社农作物种植基地,通过近距离观察与聆听讲解,队员们切实体会到了创新兴农的蓬勃力量。
长效助农,新媒传播乡土好声音
从懵懂了解直播流程到直播间初次亮相,从良种基地的科技溯源到与创新先锋的思想碰撞,“乡村振兴,‘枣’有所成”社会实践团队创立专属宣传账号,持续发布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这些“云端窗口”,不仅为枣庄当地农产品传向远方,更致力于打造一个服务于乡村振兴建设的长效宣传平台。
通过本次深度调研与亲身实践,团队成员系统掌握了枣庄地区直播助农的发展现状与特色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更深刻学习到新媒体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方法。团队将以此次实践成果为新起点,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一方面持续优化“青春直播助农”模式,组建专业化大学生直播团队,推动助力当地建立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将深化校地合作,探索建立“青春助农”技术服务站,为以市中区大郭庄村为代表的枣庄农业特色示范村镇提供常态化人力和技术支持。通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助力枣庄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让更多“枣庄好物”走出山东、走向全国。团队成员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以专业知识破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广禾配资,以创新实践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以实际行动助力打造“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服务三农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答卷。
发布于:天津市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